品质为上、精益求精、诚信经营、阳光同行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杨广为什么是千古一帝 隋炀帝究竟是昏君还是千古一帝

发布时间:2023-02-08 19:50 来源:台祐百科

隋炀帝杨广开拓大运河及设立科举制度对中国历史影响极大。京杭大运河至今一千四百年了,仍在泽惠后人,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而科举制度在中国流行了1300年,通过科举考试择优选拔官员,给了天下寒门学子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

因为修建京杭大运河及设置科举考试制度,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使封建时代的寒门学子有了一个公平竞争,争取出人头地的良好机会。杨广的这两项伟大创造,被后人高度赞赏,一些网友甚至认为杨广堪称“千古一帝”。将亡国之君和千古一帝挂钩貌似有点不妥,杨广虽然志存高远,抱负很大,但他好大喜功,滥用民力。杨广还穷兵黩武,三次高征高句丽,不顾农忙春耕时节,大发徭役,不顾老百姓死活,最终激起天下民变,大隋王朝土崩瓦解,隋炀帝杨广也走上了亡国丧命的道路。

杨广并不是昏君,一点也不昏庸,相反非常聪明,在争储大战中,杨广诡计多端,他在杨坚面前假装孝顺,背后却勾结越国公杨素,制造太子杨勇的黑料,千万百计套路杨勇,最终导致杨勇太子之位被废,自己坐上了储君之位。所以说,杨广并不笨,而是很聪明,也很残暴,而且残暴过度,当上了皇帝之后更残暴,又刚愎自用,最终走上亡国丧命之路。

隋炀帝杨广营建东都和修建京杭大运河之时,好大喜功,逼迫老百姓日夜高强度劳作,又吃不饱睡不好,督造官员和兵丁又横征暴虐,仅修建大运河就有十数万民工过度劳役而丧命。

另外杨广并不懂军事,却喜欢穷兵黩武,还滥用民力,大发徭役,不顾老百姓死活。杨广3年内3次远征高句丽,却每次出兵及滥征民力运送军用粮草物资时,都选择在农忙春耕时节大发徭役,导致数百万人为了完成朝廷派发的任务,完全荒废了春耕,本来皇粮赋税就很沉重,春天错过了耕种,秋天只能喝西北风了。老百姓活不下去,肯定要造反,大不了一死,战死总比饿死的强多了,拼搏一下或许还有机会生存,大隋官兵又不是刀枪不入,他也是肉长的大活人,也会死。

杨广第一次御驾亲征,劳师远征高句丽,动用了113万大军,并征用200万农民输送粮草物资,可谓声势浩大,可惜杨广是个废物,完全不懂军事,却又喜欢瞎指挥,结果隋军苦战半年,皆占不到任何便宜,被高句丽打得大败而归。第二次远征高句丽,动用了60万大军,征用百万民力输送粮草物资,当隋军和高句丽打得难分难解时,杨广的堂弟杨玄感却在国内起兵造反,真是亮瞎了眼,杨广只得匆忙退兵,返回中原镇压叛乱。杨广第三次远征高句丽时,又出动了100万大军,当时大隋国内各地已经到处爆发起义,但伟大的君王杨广先生依然热衷于开疆拓土,完全不顾后院起义,杨广亲率大军和高句丽大战,打得正起劲时,高句丽派使者向杨广求和,表示愿意称臣纳贡。杨广准予求和,然后隋军撤回了中原,之后高句丽又反悔,拒绝派人来朝纳贡。

杨广大怒又欲第四次远征高句丽,遭到群臣死谏,因各地到处爆发战乱,杨广已无力扑灭战火,只得南下到江都躲避战火。最后,自诩为“万古一帝”的杨广先生被奸臣宇文化及杀死了,亨年62。杨广不是昏君,他很聪明,但是个暴君,杨广不配千古一帝的称号,毕竟是亡国之君。杨广先生,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帝王,但志大才疏,好大喜功,又刚愎自用,性格暴虐,滥用民力,喜欢穷兵黩武又不懂军事,又瞎搞,一顿操作猛如虎,直接玩到亡国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