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为上、精益求精、诚信经营、阳光同行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万历新政是谁辅佐皇帝的

发布时间:2023-02-07 08:00 来源:台祐百科

张居正(1525年-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荆州江陵人。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开创了“万历新政”。

张居正5岁识字,7岁通六经,是江陵远近闻名的神童,12岁考中秀才,16岁中举人,23岁中进士。隆庆六年(1572年),万历皇帝朱翊钧登基,年方10岁 ,张居正为首辅。一切军政大事均由他主持裁决。

张居正在任内阁首辅10年中,兴复百业,采取一系列措施,在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平等西南叛乱,吏治上,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促成万历初年的天下大治局面。

后世称张居正一生,救大明王朝于危难之中,为明朝续命60年。

1582年病逝,时年五十八,赠上柱国,谥文忠。而伴君如伴虎,历史权臣善终者少,张居正死后,一直被压制的万历皇权爆发,逝世第四天遭到言官弹劾,而后被清算,抄家流放,削尽官秩,甚至开官鞭尸,直至明熹宗天启二年恢复名誉。

《明史》评价:“张居正通识时变,勇于任事。神宗初政,起衰振隳hui,不可谓非干济才。而威柄之操,几于震主,卒致祸发身后。”《书》:“曰臣罔以宠利居成功,可弗戒哉!”梁启超评价他是“明代唯一的大政治家。

当年明月在《明朝那点事》中有这样一句话:他敢于改革,敢于创新,不惧风险,不怕威胁,是一个伟大的改革家,他生活奢侈,表里不一,是一个道德并不高尚的人。

历史远去,人世浮沉,正如《万历十五年》作者黄仁宇老先生说:“世间已无张居正”

史书中说张居正能用心智权术驾驭属下官员,人们多乐于为其尽力。流传下来的《驭人经》分为"驭吏"、"驭才"、"驭士"、"驭忠"、"驭奸"、"驭智"、"驭愚"、"驭心"等八卷。

所谓驭人,就是管理,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驾驭之道,让别人尽心尽力这篇驭人经虽然已经过去500多年,放到今日社会,依然有大作用,值得品读。

驭吏卷一

吏不治,上无德也。吏不驭,上无术也。

吏骄则斥之。吏狂则抑之。吏怠则警之。吏罪则罚之。

明规当守。暗规勿废焉。

君子无为。小人或成焉。

管理不好下属,那是道德形象立得不够;驾驭不好下属,就是没能力。下属骄傲自满,要叱责;狂妄无度,要抑制,工作怠慢,要警告;过失犯错,要责罚。领导带头遵守规章制度,而有些潜规则,也不需要全部废除。君子之法没用,可以用小人做法,这段话可能超过普通人认知,社会不是非黑即白,对君子讲原则,对小人讲方法。

驭才卷二

上驭才焉。下驭庸焉。

才不侍昏主。庸不从贤者。

驭才自明。驭庸自谦。

举之勿遗。用之勿苛也。

待之勿薄。罚之勿轻也

想做好领导不但要管能力比自己低的人,更要驾驭好优秀人才。有才能的人,不会追随平庸的领导者;而一个能力平庸的人,也跟不上领导者的步伐。对待有才能的人,要明察秋毫;对待平庸者,要谦虚有礼。掌握下属的优缺点,知人善用。不苛求完美,更不要博待对方,赏罚分明。

驭士卷三

驭人必驭士也。驭士必驭情也。

敬士则和。礼士则友。蔑士则乱。辱士则敌。

以文驭士,其术莫掩。

以武驭士,其武莫扬。

士贵己贵。士贱己贱矣。

这里面的“士”是有文化和才能的意思。驾驭有文化的下属,需要在感情上下功夫。尊敬对方,能和睦相处;礼遇对方,能成朋友;而蔑视生乱,要是侮辱对方,就成了敌人。厚待他人,不耍心思;即便有时要用强力威慑对方,也不能为了突显威严,伤对方自尊,下属优秀,领导者也会更优秀。

驭忠卷四

忠者直也,不驭则窘焉。

忠者烈也,不驭则困焉。

乱不责之。安不弃之。孤则援之。谤则宠之。

私不驭忠。公堪改志也。

赏不驭忠。旌堪励众也。

忠臣,但性格直,不驾驭好,迟早会让你难堪;忠臣,脾气暴躁,要不及时劝诫,还容易跟你对立。而方法就是,当他们造成不好的影响,不要责备,当局面缓和时,也别抛弃他们。有人孤立他们,要伸出援手;遭受别人诽谤,领导要不断地表扬。处事私欲重,很难驾驭忠臣。对待忠臣,也不要改变他们的本色。他们不是为了钱财,给高荣誉,更能激发报效之情。

驭奸卷五

奸不绝,惟驭少害也。

奸不止,惟驭可制也。

以利使奸。以智防奸。以力除奸。以忍容奸。

君子不计恶。小人不虑果。

罪隐不发。罪昭必惩矣。

小人不会没有,只有小心驾驭才能少受伤害;小人的破坏行为也不会停止,只有驾驭,才能制止。对待奸邪小人,用利益驱使,同事加以防范,等时机成熟,除去对方。君子不主动算计人,但是,小人做事是不考虑后果,要是他的罪恶还没有被别人开出来时,不要下手,等到恶贯满盈,引发众怒,那就当机立断,严加惩治。

驭智卷六

智不服愚也。智不拒诚也。

智者驭智,不以智取。

尊者驭智,不以势迫。

强者驭智,不以力较。

智不及则纳谏。事不兴则恃智。

不忌其失。惟记其功。

智不负德者焉。

一个有智慧的人,不会钦佩没能力的领导,但只要你有诚意,他们也不会拒绝你。有能力的领导驾驭下属,不要跟他比智慧和能力,有地位的领导,也不会用权势胁迫对方,或是让对方屈服。面对一件事,想不出好办法,要让有智慧的下属想,博采众长;如果在没能力做大做强,就要放权,让值得信任的,又有能力的下属,帮你完成。不要只记对方犯的错,要将功劳挂在嘴上,一个有智慧、又有能力的人,不会背叛有品德高尚的领导者。

驭愚卷七

愚者不悟,诈之。

愚者不智,谋之。

愚者不慎,误之。

君子驭愚,施以惠也。

小人驭愚,施以诺也。

驭者勿愚也。

大任不予。小诺勿许。

蹇则近之。达则远之矣。

愚蠢的人没悟性,常常是别人的利用对象,君子对待愚人,要讲究小恩小惠;小人往往用空口许诺,就能达到效果。但作为领导,不要犯以下错误:把重要的职位交给他,做大事只中心是不够的,驾驭愚人不能鼓励他们的愚蠢,有些人只能共患难,不能同享乐。

驭心卷八

不知其心,不驭其人也。

不知其变,不驭其时也。

君子拒恶。小人拒善。

明主识人。庸主进私。

不惜名。勿吝财。莫嫌仇。

人皆堪驭焉。

不了解一个人,不要急于驾驭他;聪明领导者会识别人才,而一个平庸的领导者,只会选择自己的亲信。想要别人为你做事,做重要是把他想要的给他,不惜名。勿吝财。莫嫌仇。人皆堪驭焉。

多读国学智慧,你会发现现在很多管理书所用的方法,多半来自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