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四大名校排名 考上深圳中学有多难
我国超级中学的马太效应也越发明显,教育垄断的现象也日趋严重,2017年,仅占全国高中总数0.7%的108所高中,占据了当年全国高校专项计划35%的录取名额。
众所周知,深圳有四大名高中,深中、实验、深外和高级,他们从深圳每年10万的初中毕业生中,舀走了最上层的那一层油。这层油是多少人呢?是4392人(2020年数据),录取率约4.4%。
当然,四大名校也不负众望,经过3年深加工后,重本率都还能达到90%以上,深中的优秀率也能保持7.67%,还是排名第一。
教育改革任重道远,抓重点应该是见效比较快的方式,所以,深圳中学作为典型,不管是在教师招聘还是在各种学科竞赛中,都遥遥领先,俨然成了一个网红超级中学。深圳中学2017年至2021年共有159人被北大、清华录取,海外升学人数也排在全国前列。在最新的百强中学排名中,深圳中学从上期的第三名,飙升到广东省第一名,超过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广东省实验中学。
当然,深圳中学的投入也是相当的大,比如教师招聘,新入职的几乎全部都是博士,而且是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博士。给出的待遇也非常诱人,超过很多所谓的互联网公司。
深圳教育的典型已经抓出了成绩,那普惠呢?
深圳2021年普高招生计划6.45万人,其中:公办高中62所,共46278人;民办高中47所,共18532人。2021年符合深圳市中考划线录取条件考生约9.59万人,普高录取率67%,公办普高率48.26%。
根据《深圳市高中学校建设方案(2020-2025年)》,深圳将建设37所高中(其中包含4座高中园),共计新增高中学位约8.7万个。
假设2022年拟新增的18所高中能顺利建成,粗略估计,2022年将新增高一学位13300-14200个,2022年深圳公办高中学位预计13300+46278=59578个,公办普高率预计可达60%。终于突破50%的那根“沮丧线”。
当然,仅仅数量上提升还是不够的,在质量上和资源配置上,也应该向深圳中学看齐,或许深圳中学可以践行“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让深圳教育实现“共同富裕”!
今年8月,北京已经启动公办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东城区、密云区作为首批试点,3000余名校长教师参与轮岗。其中,东城区力争3年实现干部教师100%轮岗,力度之大,出乎意料。
近日,北京第二批6个区也将启动轮岗,第二批试点包括西城区、海淀区和朝阳区等。
深圳的教师轮岗执行得如何了?集团化又推进到什么阶段了?期待深圳教育的进一步好消息!
人生没有边界,教育没有围墙,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