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事件官方怎样处理 联想柳传志没事了?
对于联想这个国产品牌,我想广大网友应该并不陌生。在国内电子品牌中早些年一直是名列前茅的,而联想旗下的笔记本电脑也深受光大消费者的喜爱。
对于联想品牌来说2021年并不是顺利的一年,因为自从这一年10月8日,联想爆发了“科创板一日游”事件之后,联想品牌的声誉就遭受了很严重的创伤,这件事情经过网络发酵,网友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言论,而这其中大部分都是质疑的声音。再加上独立评论人司马南发表相关视频评论联想涉嫌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一时间,联想、柳传志、杨元庆被推上风口浪尖。
如今2022年已经来临,但是去年留下来的问题却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反而因为事情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而愈演愈烈。那么这次事件的走势如何?又将对联想企业有怎样的影响呢?
1、爆发危机
近些年国家在科研上面的投资力度是非常大的,我们所熟知的华为,小米,联想等一些国产品牌发展走势都非常的好,其中华为品牌一度可以与美国的科研技术相媲美,除过华为,小米和联想也紧追其后,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但如今的联想早已经从高科技公司变成“加工、小贷、房地产”公司,通俗地说已经从科技企业转变为资本运作企业了。
俗话说得好,树大招风,这不联想就被其爆出内部管理混乱,产业的负债率极高,研发资金大多都落入了高管的手中,而投入真正的产品研究方面的资金少之又少。我们都知道科技产品最注重的就是研发核心的技术,一个科技产品能够存活时间的长远,取决于他其内部的核心技术,如果资金全部都流入了高管的手中,那么技术的要求就会降低。
当这些不利于联想产品的言论在网上发酵的时候,大概联想的负责人也没有想到最后会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如果单单只是针对于联想的管理和资金流向方面的评价,或许还是可以补救的。
但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前面的舆论风波还未解除,后面就有网红大V司马南开启了对国有资产去哪里的深层分析,好巧不巧的是联想的舆论问题,刚好撞上了这次的枪口,有专业人士的带领,网友们更加坐不住了,对于联想的影响一下子就扩大了。
2、联想的沉默
其实这次的舆论风暴在此之前并不是没有经历过,坦白来说,联想这么大的品牌,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外界的议论。但是令我们惊讶的是,这一次联想并没有做出任何一丁点的回应,也没有对这些不利言论作辩解,官方也没有采取一些辟谣或是澄清的行动,一直沉默不语,在网友的心里,就相当于是联想默认这个错误。
反观2018年联想在5G专利投票上的舆论,联想就采取了有效的措施,来杜绝这一言论的发酵,对于网络上流传的联想让华为错失误5G长码核心专利的不利言论,联想的官方很快就出来辟谣了,并表明这锅我们不背。国内商界有位大佬严介和(太平洋建设创始人)曾这样评价联想:联想由一个高科技公司,变成了金融公司。并且他说了三次联想要钱不要脸。
不过在联想沉默不语的时候,有一个平台率先为联想发了声。在12月21日,人民日报旗下的中国经济周刊,发表了一篇名为《资本至少为富当仁-用“大到不能倒”绑架社会的欲望必须打住》,这是官媒第一次正式对联想事件表态,虽然没有提到联想的名字,但是用了“一家电脑生产商”这样的词语,而且给出了态度鲜明的评价,之前虽然人民日报、人民网同时发声,一个是说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另一个是说要让民营企业走廉洁之路。
时间回到2022年1月5日,一则赞叹联想的视频被新华社转发,这条转发微博一下子引起了网友的兴趣,在舆论上引起了很大的波澜。
新华社这么明目张胆的支持联想,作为联想的当家人柳传志是否能够顺利的度过这次舆论危机呢?在这则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华社大肆的夸赞联想的科技力量,其中对于联想的赞美很多,并将联想在科技方面的成就一一列举出来。这下吃瓜的网友坐不住了,纷纷跑到了司马南的微博下去要一个答案,到底谁在说谎?到底什么才是事实?网友纷纷表明需要一个真正的答案。
不过新华社为联想发声这件事情,对于在这次事件中支持联想的人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了,毕竟他们不想看到联想的声誉一跌再跌,在网上遭受舆论的压迫。这对于联想的发展,以及联想旗下一系列产品的市场都是没有好处的,搞不好还得让他们赔钱,不管是品牌的声誉还是自身的利益都是不能够允许舆论再发酵的。
3、新华社发声的真实目的
很多事情,我们不能够只看表面,只要牵扯到利益,那么任何事情都没有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新华社为联想发声亦是如此。细心的网友可以明显地从这条转发的视频中看出,在对联想的赞美和肯定的同时,并没有出现对柳传志的一丝丝信息,甚至都没有提到过这个人。从这个现象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新华社并非是在为联想站台,不然为何只字未提柳传志,这个现象着实让人心生疑问。其次,这篇不是通稿,不能代表官方立场
不过我们并不能否认新华社的影响,毕竟新华社可是属于我国的官媒,国家媒体都发话支持联想了,那确实是证明联想这个品牌还是不错的。但是我们还要深刻地剖析这次发声的内容,了解其立场和想要传递的信息。而从这个视频上看,这个发声对于联想内部的管理层并没有做出回应,所以我们要正视这个发声,不能片面看待。
从另一个角度,我们也不难看出新华社的这个行为多少有一点迷惑,它好像并不是一篇通稿,所以它所代表的立场也有待商议。我们可以看一下以往新华社所发的新闻稿,它的类型大多是评论员形式的文体或者有很科学的研究调查等等,总之是非常严谨和具有科学性的,很符合官方的报道。最后,表扬联想是事实,联想不等于柳杨。
但是这次只是仅仅转载了一个视频,一点根据都没有,因此只能证明这个行为只是对联想科技能力的支持和肯定,但是并不是在对联想内部管理以及资金流向的舆论所辟谣。
不管是公司还是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而联想的这次事故影响已经越来越大了,就连中科院也被涉及了,所以事件的真实性真的需要严格的检查和证据的收集,并不是发一个声明就能够解决的。
如果真的像舆论所说的那样,那么联想确实是难逃一劫,而身为联想的负责人柳传志也不会因为新华社的转载视频而成功洗白的。最后希望联想负责人能够尽快解决舆论对联想的不良影响,同时广大的网友能够理性分析问题,不要跟着舆论走,相信国家的能力。